在北京密云的同方威視產學研基地的總裝車間里,記者看到一臺臺四四方方、頗顯“敦實”的第三代安檢設備整齊碼放著,粗略一數不下50臺。
“在我們車間里看到的全部設備都已經訂出去了。”技術員小張告訴記者,僅這一款第三代設備訂單生產任務排到了下半年。
隨著內外需的回暖,同方威視等一大批企業從去年下半年以來,收獲了大量訂單,改寫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期。
先行指數持續向好
一張張訂單也是信心之單、希望之單。從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和在手訂單指數來看,預期向好趨勢持續。
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(PMI)顯示,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5個月站在50之上,從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連續4個月實現增長,特別是今年前3個分別達到50.3、50.8和51。在手訂單指數,連續5個月站上46。
在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看來,新訂單指數、出口訂單指數繼續提高,表明國內外市場需求形勢比較穩定。從企業規?,特別是大型企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1.9%。
調查對象主要為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的財新制造業PMI指數同樣顯示,3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1.9。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認為,雖然新出口訂單指數較2月有回落,但是仍連續三個月增長,并創下逾兩年內最長增長期。
外貿出口先導指數也是連續回升,對未來預期信心大增。1月,指數回升至39,較去年12月份回升1.6。到了2月,指數上升至40.2。其中,出口經理人指數回升0.1至41.6,新增出口訂單指數、經理人信心指數分別回升0.2、0.6至44.1、47.8。
先行指數連續回升,顯示了出口提振的預期和海外市場需求增強的預判。而這背后,則是市場與企業對經濟企穩回暖的信心。
今年以來,經濟各項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,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,經濟向好的預期發酵。正如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紅駒所說,這種信心并不是一廂情愿的自我感覺,同樣也為外界所認同。
企業接連收獲大訂單
先行指數持續向好在企業得到印證。
4月3日,美國波士頓市政廣場,一輛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中車”)制造的波士頓橙線地鐵列車吸引大批民眾駐足。最近半年,中車先后在波士頓、洛杉磯獲得184輛地鐵列車訂單,在費城獲得45輛通勤客車訂單。
中廣核集團近日通報,中廣核已與肯尼亞核電局簽署了核電培訓合作框架協議和保密協議。此舉為“華龍一號”進入非洲邁出了重要一步,將實現我國核電成套技術設備和工程總承包服務的出口。
目前,中廣核已與國外20多家對口企業、政府主管部門,簽署了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意向書。其中,泰國已啟動了對“華龍一號”核電技術的獨立評審,計劃將其納入泰國發展核電的“短名單”。印尼、南非、土耳其、哈薩克斯坦等越來越多的國家,也對“華龍一號”產生了強烈興趣。
中車、中廣核開疆拓土也說明,我國出口結構不斷優化,高端制造正成為出口主力軍之一。
同方威視是一家在安檢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,其設備已出口至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去年下半年,同方威視設備的出口訂單總金額達17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0%;出口設備量超過1000臺(件),增長35%。
青島海信電器依靠自有品牌和持續創新,在海外市場收獲佳績。根據海信電器的年報,2016年海信在海外實現營收逾97.1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3.18%。特別是在下半年,出口增長超過30%。
“一帶一路”改善企業預期
一些外部因素也在改變企業的預期。
數據顯示,不久前《貿易便利化協定》正式生效實施,這將使全球貿易成本平均降低14.3%,為全球帶來一萬億美元的出口增長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,今年全球貿易成長量有望從1.9%倍增到3.8%。
更重要的是內生力量。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,中國外貿的各項有利因素正從“單點”集聚為“套餐”,如11個自貿試驗區先后設立、跨境電子商務正在釋放活力、“一帶一路”今年進入項目落地期。已簽訂的一系列新的自貿協定也正在發力。
“特別是‘一帶一路’,有利于我國的出口和外貿,而且這個紅利將是一個漸進的釋放過程。雖然一部分工程項目使用了當地的材料、設備,但是有一部分項目拉動了我國設備、材料的出口。”白明如是分析。
同方威視董事會秘書畢忠告訴記者,“一帶一路”的推進對企業開辟海外市場、擴大出口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,因為貨物安檢也是“一帶一路”貿易暢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環,企業的高科技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也得到更快提升。預計今年全年的出口將穩中有升。
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發現,對外直接投資,尤其是以開拓國際市場和技術資源尋求型的對外投資,對母國出口將有促進效應。“一帶一路”項目由于受政策支持,在這方面的促進作用可能更為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