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第十屆“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”排行中,華北制藥以75.6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247位。今天,通過國際高端認證已走向世界的“華北”牌是中國醫藥屆響當當的名號,而“華北”這一商標也無愧“華藥最寶貴無形資產”的稱號。
2013年8月25日,筆者走訪了“華北”商標的設計者杜增業。老人身板筆挺、紅光滿面、滿頭銀發梳理的齊齊整整;說起話來聲音洪亮,精神矍鑠,從體態上根本看不出他已經從華藥離休了22年。鉤沉歷史, 83歲的杜老重回人們的視線。
設計靈感源于藥廠的個性建筑
1953年,華北制藥廠籌建(三個廠區:抗生素廠、淀粉廠、玻璃廠)。應全國各地支援華北制藥廠建設的號召,血氣方剛的杜增業告別家鄉,從山東新華制藥廠來石援建藥! 1957年,淀粉廠投產,杜增業被分配到淀粉車間干燥劑崗位工作。“在新華制藥廠時,業余時間經常給搞包裝設計的師傅打下手,描描圖啊,上個色啊,那時候年輕愛學,喜歡這個,所以到了華藥還是堅持寫寫畫畫。第二年,組織上把我調到了淀粉廠工會,專門從事板報、展板及節日慶祝布置等宣傳工作”,杜老回憶道。
1962年初,華北制藥廠在全廠范圍內征集企業商標。“在華藥工作6年了,家也安下了,對藥廠有感情,當時就想設計這個商標必須有代表性。于是,我特意到玻璃廠、抗生素廠(現制藥總廠)去考察,看看哪些元素能代表華藥。”蘇聯援建的辦公樓、淀粉廠的玉米倉庫和工作塔以及德國援建的玻璃廠的薄殼廠房……這些標志性建筑在杜增業腦海里越來越突出清晰。“構思成熟了,畫了半個月,就投稿了。記得當時征集的近百幅作品在展板上展示了很多天,根據職工的投票,最后我設計的商標被推選出來,定為華北制藥廠的品牌標識。”標識上最引人矚目的是苯環造型和“華北”兩個藝術變型字,仔細看,“華”字是由淀粉工作塔和辦公大樓、薄殼廠房組成的,形如注射器和西林瓶,“北”字巧妙地借助辦公大樓的下邊兩層,與“華”字下半部分組合起來,形象地展示了辦公大樓的整體風貌,圖標中還設計了五角星防偽底線。標識整體體現了華北制藥是化學制藥企業的性質,又寓意著“人類健康至上,質量永遠第一“的企業宗旨。
“當時設計的是黑白稿,印刷使用時,調成了白底藍色標?吹轿以O計的標識在咱產品的包裝上印出來,心里別提多自豪了,這是我給藥廠做的貢獻!”杜老驕傲地說。
祖孫三代為“華北”品牌添彩
1970年,杜增業的大兒子技校畢業后,堅定地走進華北制藥,成為第二代華藥人。隨后杜老的二女兒下鄉回石,也光榮地成為華藥的儀表工。杜家兩代華藥人,在不同的崗位上,為“華北”品牌、為華北制藥默默地耕耘奉獻著。1982年,由于杜增業工作業績突出,華藥將他送往廣州美院,脫產進修一年,專攻產品包裝設計。學成歸來的杜增業,帶著在美院設計的各種包裝小樣,一心投身到華藥的品牌宣傳工作直至離休。
1979年,“華北”牌商標注冊。1999年,“華北”牌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,結束了河北省沒有馳名商標的歷史,實現了我國制藥行業馳名商標“零”的突破。如今,這個標識一用就是50多年,成為幾代華藥人心手相牽、合力打造高品質產品的見證者。
聽著爺爺講“華北”品牌故事長大的孫子,在敬重祖輩、父輩將心血和汗水奉獻給華藥的同時,大學畢業后毅然投身華藥,成為驕傲的第三代華藥人。三代華藥人經歷了廠子籌建、股改、規模發展壯大、重組、企業轉型升級,見證了華藥的發展變遷。“如今兒子、女兒早已從華藥退休了,家里也有了重孫子,算是第四代華藥人吧,每每看到藥品盒上、包裝袋上、工作服上印著的‘華北’商標,雖然沒拿過一分報酬,但我覺得自己給華藥做了一件大事,也許有一天我不在了,當人們看到這個標識,肯定會記得我!”說到這兒,杜老眼里含著幸福驕傲的淚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