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許永紅劉琰)
大家好,我是華北制藥的一名普通職工,還是個名副其實的“華藥三代”。從華藥籌建、我的祖輩就來到了這片沃土,我們祖孫三代共同見證了華北制藥的發展歷史,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感受“華北制藥”六十多年的崢嶸歲月。
建國初期,百姓缺醫少藥,特別是在當時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深有感觸:一支“盤尼西林”,就能挽救一條生命!那時候,中國的青霉素只能依賴進口,年輕的共和國急需建造自己的抗生素大廠。
幾經選址,亞洲最大的抗生素廠,在華北平原崛起。
隨著1958年6月3日,第一批青霉素正式下線,中國人揚眉吐氣,青霉素依賴進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!從此,“華北制藥”,漸漸走入人們的視線,曾價比黃金的青霉素,以平民的身價走進尋常百姓家。
這就是我們的企業——華北制藥,它被譽為新中國制藥工業的搖籃、“共和國醫藥長子”、它誕生于國家急需之時,成長在共和國的發展之中,在中國制藥史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!
1958年12月,中國第一株青霉素菌種選育成功并產量化生產,發酵單位比“洋菌種”提高34.4%;華藥的“菌種皇后”們不但支援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抗生素生產,還走出國門,在朝鮮、蒙古、羅馬尼亞、越南等多國開花結果,至此,我們的“華北”商標躍然眼前。
它的外形很像一個“苯環”,而商標內部的頂端如同一個醫用注射器;蛟S大家都會猜測這個商標是不是出自哪個著名設計師之手,而它卻是由華北制藥廠的一名普通職工設計而成的,老師傅姓杜,至今已經白發蒼蒼,聊起來設計和評比的過程,都是噙著淚花,感慨萬千。商標的苯環造型意寓著我們化工制藥企業的性質,內部“華”、“北”兩個藝術變型字,又形象地展示了企業生產廠房的整體風貌。
作為制藥行業的首個中國馳名商標,它承載著華藥發展的歷程,也伴隨我們企業走過近半個世紀。自1979年注冊至今,歷經37載風雨,依然熠熠生輝,綻放異彩。作為一名華藥人,我深深知道,品牌不僅代表品質,更代表企業對社會的承諾和責任。華藥出廠的每一粒藥品上都賦予了對質量的信守,賦予了“承諾”的烙印。嚴格的質量把控、先進的技術裝備、研發創新和對卓越的不斷追求,讓我們保持行業領先;而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、職工人文素養,又讓幾代華藥人在藥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嚴格把關,確保批批“高品質藥”高標準下線。正可謂一甲子“拼內功” ,三十載“保容顏”,憑借著這份對“人類健康至上”的不懈追求,半個多世紀,華北制藥穩健經營,逐步壯大。
隨著經濟的改革發展,近些年,華北制藥轉型升級,摒棄舊觀念,增強新意識,建設新園區、實施新機制,引進來、走出去,強大品牌“軟實力”, 我們銷售網點遍布美國、歐洲、日本、印度、非洲等地,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隨著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,品牌也成為我們開啟國際化戰略的金鑰匙,我們成為GSK、先正達、先靈葆雅、可口可樂、輝瑞等跨國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,并與多個戰略投資機構、科研機構簽署項目合作框架協議。爭市場、賺機緣,我們的品牌價值激增,軟實力打贏“硬”市場;開放辦企、解放思想,我們苦練內功的同時尊重行業發展規律,全力以赴,實現企業二次騰飛。
今看華藥新園區,現代化的生產廠房,高科技的生產線,自動化的生產設備,讓我們看到了老國企在轉型升級、創新發展上的新變化。
再看華藥老廠區,60多年前的古樸俄式辦公樓,讓我們仿佛看到昔日“共和國醫藥長子”熱血啟程的畫面。
而今“華北制藥”的品牌價值高達140.91億元。
60載風雨兼程、華藥人解放思想,砥礪前行,
60載爬坡過坎、華藥人致力健康,攜手共進。
人類健康至上、質量永遠第一。逐夢路上,華北制藥矢志不移!